课程安排
2013 版教学计划对本专业课程安排如下:
① 公共基础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训、军事理论与训练。
② 公共基础选修课(第二课堂):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兴趣及能力,以第二课堂的形式,自由选修人文与经管类、科技与国防类、环境与健康类及艺术与体育等四大模块的选修课(其中,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等3 门课程为限选课程),要求按类修满不低于10 学分的公共基础选修课。
③ 学科基础必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等。
④ 学科基础选修课:工程化学、工程及水文地质、核工业概论、核建设概论、机械设计基础、建环专业英语、建筑概论、建筑设备CAD、热泵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线性代数、学术英语、智能建筑概论、自动控制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⑤ 专业必修课: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等。
⑥ 专业选修课:安装技术、常用暖通软件、工程概预算、工程建设监理、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供热工程、核辐射防护与空气净化、建设工程经济、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建筑环境测量、建筑节能、建筑设备系统测试、建筑设备自动化、可持续建筑技术、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能源环境科学导论、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暖通空调新技术、燃气供应、物业管理概论等。
⑦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和集中实践环节:实验教学包括电子电工实验以及单独设置课程的物理实验和建环专业实验。集中实践环节包括公共实践、实习和设计,公共实践包括军训及入学教育、信息技术实训;实习包括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建筑设备CAD 绘图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设计包括建筑水电课程设计、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2013版教学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对应的学分、学时及实践环节分配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配(2013版教学计划)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学时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183学分 |
理论教学145学分,共2432学时 |
集中性实践教学38学分,38周 |
公共基础必修课 |
第二 课堂 |
学科基础 必修课 |
学科基础 选修课 |
专业 必修课 |
专业 选修课 |
独立设课实验教学 |
公共 实践 |
实习 实训 |
设计 |
36学分,664学时,占27.3% |
10学分,160学时,6.6% |
52.5学分,864学时,占35.5% |
18.5学分,296学时,占12.2% |
11学分,176学时,占7.2% |
17学分,272学时,占11.2% |
1学分,32学时 |
3学分,3周 |
11学分,11周 |
23学分,23周 |
2016版教学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对2013版教学计划的修订如下:
①调整学科基础课平台,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②调整专业课平台,拓宽学生专业口径;
③调整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2016版教学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对应的学分、学时及实践环节分配如表2 所示。
表2 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配(2016版教学计划)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学时毕业要求最低学分为183学分 |
理论教学145学分,共2408学时 |
集中性实践教学38学分,38周 |
公共基础必修课 |
第二 课堂 |
学科基础必修课 |
学科基础选修课 |
专业 必修课 |
专业 选修课 |
独立设课实验教学 |
公共 实践 |
实习 实训 |
设计 |
37学分,656学时,占27.2% |
10学分,160学时,占6.7% |
52.5学分,864学时,占35.9% |
18学分,288学时,占12% |
9.5学分,152学时,占6.2% |
18学分,288学时,占12% |
1学分,32学时 |
2学分,2周 |
11学分,11周 |
24学分,24周 |
德育课程
根据建环专业2013/2016 版培养方案,本专业开设的德育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共6门课,共计17 学分、264/240 学时,上述课程均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这些德育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和科学地解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问题的能力,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都会具有很深远的积极影响。
本专业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强调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结合培养。在全校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的基础上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增设了选修人文与经管类、科技与国防类、环境与健康类及艺术与体育等四大模块的选修课等四大模块的选修课(共计10 学分,其中,《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共3 门课程共4 学分为限选课程)。《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及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纲要》的要求开设的以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心理教育课,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公共艺术类选修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高尚的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和艺术观,使他们抵御各种落后得、错误的、腐朽的美学思潮的影响和干扰。
南华大学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该中心有专兼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6 人,设有预约等候室、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宣泄室、音乐放松室、沙盘治疗室。土木工程学院也成立了“馨宁之家”大学生特色成长辅导室,通过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组织一系列心理沙龙活动以及特色成长小组开展的“网络成瘾”、“学业困难”、“感情问题”等危机干预应对活动。通过学校及学院的共同努力,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沟通,随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动向,特别是在大学生遇到心理危机,及时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提出解决心理危机的办法,帮助学生度过危机时期。
智育课程
建环专业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文件》中对智育的要求以及《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的培养目标,从“厚基础、宽口径、会应用、能力强”的基本思想出发,专业基础课力求全面、深入,专业课注重交叉、渗透。例如,安排建环专业的学生选修不少于6个学分的工程管理、经济、建设、工艺设备、电气等方面的课程,如《土木工程专业导论》、《建筑概论》、《建筑环境测量》、《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工程建设监理》、《安装工程》、《建设工程经济》等,对学生进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培养,拓宽其知识面,增强学生适应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与智能化越来越高这一特点的能力。智育课程包括:
(1)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课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初步形成合理抽象、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进而应用于工程实践。基础理论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教材及任课教师情况设置见表3。
① 通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学习,掌握高等数学及与本专业有关的一般工程数学的基本理论,能进行数学分析运算和数理统计,为解决专业工程技术问题打下数学基础。
② 通过《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大学物理的基本理论,能动手进行物理实验,加深理解物理现象和掌握研究方法。
③ 通过《工程化学》的学习,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④ 通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学习,掌握基础力学相关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
表3 基础理论课情况表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教材 |
任课教师 |
名称 |
出版社 |
主编 |
130704003 |
高等数学A1 |
5.0 |
80.0 |
高等数学(第七版)上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同济大学数学系 |
刘冬元、周伟平、王会兰 |
130704004 |
高等数学A2 |
5.5 |
88.0 |
高等数学(第七版)下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同济大学数学系 |
赵修忠、周伟平、王会兰 |
130703001 |
大学物理A1 |
3.5 |
56.0 |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上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程守洙、江之永 |
贾鹏、李伟军、胡继文、黄跃宇 |
130703002 |
大学物理A2 |
3.0 |
48.0 |
普通物理学(第六版)下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程守洙、江之永 |
吴喜军、郭萍、吕云宾、尹岚 |
130702006 |
理论力学A |
2.0 |
32.0 |
理论力学(第七版)I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 |
胡和平、王晓锋、廖艳果 |
130702002 |
材料力学B |
2.0 |
32.0 |
工程力学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顾晓勤 |
胡和平、周文韬 |
130206003 |
电工电子技术B |
5.0 |
80.0 |
电工学(第七版)上、下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秦曾煌 |
董招辉、宾斌、欧阳宏志 |
130108006 |
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 |
4.0 |
64.0 |
土建工程制图(第三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丁宇明、黄水生、张竞 |
肖章、申龙章、文群、冯小康 |
131604007 |
学术英语 |
2.0 |
32.0 |
学术英语 综合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季佩英、范烨 |
何鸿雁、唐慧芳 |
130805012 |
工程化学A |
2.0 |
32.0 |
工程化学(第二版)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周祖新 |
杜可杰、阳鹏飞 |
130704016 |
线性代数 |
2.5 |
40.0 |
线性代数 |
复旦出版社 |
谭琼华 |
姜琴、王会兰、王恒太、徐正华 |
130704002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3.0 |
48.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复旦出版社 |
廖茂新、廖基定 |
谭琼华、王红勇、朱晖、王会兰、刘邵容 |
130204042 |
自动控制原理B |
3.0 |
48.0 |
自动控制原理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王划一、杨西侠 |
刘冲、高飞燕、文杰 |
(2)专业基础理论
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密切注意理论联系本专业工程实际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 通过《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建筑设备自动化》等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为辨识和处理专业课和实际中的技术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② 通过《建设工程经济》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工程管理的知识。
③ 通过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掌握电工、电子及自动控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专业知识与技术
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建立工程概念,掌握解决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名称、学分、学时、教材及任课教师情况设置见表4。
①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以及专业讲座,使学生对本专业范畴有所了解,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与理解。
② 通过《暖通空调》、《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冷热源工程》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建环专业的整体概念与具体内涵及专业系统的特点,初步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技术问题的综合处理方法,了解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结合“宽口径、会应用、能力强”的基本思想,在2016版的培养方案中,调整了专业课的设置,将《暖通空调》调整为《空调工程》,将《冷热源工程》调整为《空调用制冷技术》和《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并对《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的课时进行了调整。同时,对调整后的专业课程配置的对应的课程设计,包括《空调工程课程设计》、《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和《供热工程课程设计》。通过理论课和课程设计的设置,使学生能掌握解决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得到充分的联系与实践。
③ 通过《工程概预算》、《建筑设备系统测试》、《建筑环境测量》、《建环专业创新实验》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中设备、测试、材料等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材料与设备的选用能力;初步掌握专业工艺系统的控制原理,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施工及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④ 通过《建筑概论》、《安装技术》、《工程建设监理》、《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与消防》等课程的学习,进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培养,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其与本专业的关系。
表4 专业核心课程情况表
序号 |
课程 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教材 |
任课教师、 职称 |
备注 |
教材 名称 |
出版社 |
主编 |
1 |
流体力学A |
4.0 |
64.0 |
流体力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龙天渝、蔡增基 |
刘源全副教授 胡艳助教 |
2013版/2016版 |
2 |
传热学A |
4.0 |
64.0 |
传热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世铭、陶文铨 |
罗清海教授 漆波副教授 涂敏讲师 |
校级精品课程 2013版/2016版 |
3 |
工程热力学A |
3.5 |
56.0 |
工程热力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谭羽非 |
顾炜莉副教授 陈国杰讲师 |
2013版/2016版 |
4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
2.5 |
40.0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连之伟 |
张杰讲师 谢东教授 |
2013版/2016版 |
5 |
建筑环境学A |
2.5 |
40.0 |
建筑环境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朱颖心 |
彭小勇教授 谢东教授 |
2013版/2016版 |
6 |
流体输配管网 |
2.5 |
40.0 |
流体输配管网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付详钊 |
刘源全副教授 陈国杰讲师 |
2013版/2016版 |
7 |
建筑设备自动化 |
2.0 |
32.0 |
建筑设备自动化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卿晓霞 |
宁勇飞讲师 蒋新波副教授 |
2013版/2016版 |
8 |
建筑环境测量 |
2.0 |
32.0 |
建筑环境测量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陈刚 |
陈刚教授 李惠敏副教授 |
2013版/2016版 |
9 |
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 |
3.5 |
56.0 |
通风工程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王汉青 |
谢东教授 王汉青教授 |
2013版 |
10 |
暖通空调 |
4.0 |
64.0 |
暖通空调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陆亚俊 |
刘泽华教授 李惠敏副教授 张杰讲师 |
省级精品课程 2013版 |
11 |
冷热源工程 |
3.5 |
56.0 |
建筑冷热源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陆亚俊 |
顾炜莉副教授 涂敏讲师 胡艳助教 |
2013版 |
12 |
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 |
2.5 |
40.0 |
通风工程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王汉青 |
谢东教授 王汉青教授 |
2016版 |
13 |
空调工程 |
3.0 |
48.0 |
空调工程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黄翔 |
刘泽华教授 李惠敏副教授 |
2016版 |
14 |
空调用制冷技术 |
2.0 |
32.0 |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石文星 |
顾炜莉副教授 涂敏讲师 胡艳助教 |
2016版 |
15 |
供热工程 |
2.0 |
32.0 |
供热工程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贺平 |
涂敏讲师 顾炜莉副教授 |
2016版 |
(4)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通过整个培养过程,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有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强调“学以致用”和“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环节包括公共实践课、基础技能实训、基础(专业)实验、专业实习课以及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专业实验开设满足建环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共计80 学时,38个实验项目。操作性实验每组2~4 人、演示性实验每组不多于12 人。实习分为认识、生产、毕业三个实习层次,实习范围主要有设备生产单位、施工单位、设备销售单位、实际用户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采用小班分组制,一人一题,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完全覆盖不同功能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冷热源设计等。
① 通过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包括《电工电子实验》、《物理实验》、《力学实验》、《化学实验》、《流力学实验》、《工程热力学实验》、《传热学实验》、《流体输配管网实验》、《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实验》、《暖通空调实验》、《冷热源实验》、《建筑环境测量实验》、《建环专业综合创新实验》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② 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教学中,注意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紧密结合,以加强对学生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暖通空调》课程教学中,安排“暖通空调课程设计”;在《冷热源工程》课程教学中安排“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在《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和《建筑电气》课程教学中安排“水电课程设计”;新修订的2016版培养方案在《通风工程》课程教学中安排“通风工程课程设计”;在《供热工程》课程教学中安排“供热工程课程设计”等。
③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注意介绍、讲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中注重标准与规范的正确使用。
④通过《暖通空调》、《冷热源工程》、《工程概预算》、《供热工程》、《通风工程与洁净技术》等课程教学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材料与设备的选用能力。
⑤通过《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的课堂学习和课后绘图练习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及工程师所必备的素质;通过实习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以及答辩,训练和培养学生清晰而准确表达设计意图和技术观点的能力。
⑥教学计划中《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训》、《建筑设备CAD》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毕业设计要求计算机绘图量不少于7 张,这些教学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绘图和应用能力。
⑦通过《土木工程专业导论》、《建筑概论》、《安装工程》、《工程建设监理》、《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与消防》、《建设工程经济》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暖通工程设计、施工中与其他专业,如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工程等专业的密切关系,了解专业间协调的重要性。
⑧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了解国家注册公用设备(暖通)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并结合案例教学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具有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安全、环境保护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
(5)外国语
《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按照学生的英语基础分AA,A,B 三个级别进行教学,其中AA 班大约为150 人左右,A,B 班约占相应班级人数50%左右。首次分班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确定,AA 班在入围人员中,增加面试环节确定最终入选名单。在往后的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跟相应级别的任课教师沟通,同意后可进行英语教学班级微调。在教学组织上A,B 班大多数情况下在同一时间点上课,入选AA 班的学生也需要参加A 班的学习,AA 班的教学是在A 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视听说的教学。入围AA 班的学生还需要通过教务在线网上选课后,方可参加AA 班的学习。
教学计划中,《大学英语》安排192学时,分1、2学期完成教学。在第3学期开设32学时的《学术英语》,教学中不仅注重讲授,还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安排有写作课、听说训练课等。学校设有外语电台,定时播放听力材料,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第5学期开设24学时的《建环专业英语》,以提高学生对建环专业英语认识能力及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中,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完成一篇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的翻译,中文字数不少于3000 字。
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也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充分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外国语学院开展了许多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课外教学活动,帮助同学们学习英语,主要课外学习形式有:外教文化讲座、英语角、模拟联合国情景教学和实践、英语广播电台。
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体育基础技能学习,为期1年,主要学习体育锻炼基础技能和方法,加强健身意识。第二阶段是专项技能学习,为期1 年,主要是拓展特长、爱好和优势,该阶段按运动项目组织教学,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瑜伽、民族体育、武术。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如每年一次的南华大学体育运动会、南华大学篮球(足球)比赛、土木工程学院迎新杯篮球赛,以各种形式资助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等;由学校学工部、土木工程学院学工室以及学生会组织的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